全自动中药制丸机的结构组成可归纳为以下核心模块:
一、核心工作模块
1、挤压出条系统
料斗:采用大口径设计(部分机型为锥形或翻板式),便于投料并配备压板翻动机构,防止药料“棚料”(架空堵塞)。药料经螺旋推进器挤压,通过出条嘴形成均匀药条,部分机型支持双出条或三出条模式,提升效率。
加热组件:内置电热管对药条预加热,降低黏性,确保出条光滑且连续。
2、制丸成型系统
切搓一体机构:药条经导轮同步导入制丸刀轮,滚刀高速切割并配合搓丸槽碾压成丸。切丸速度可通过无级变速旋钮调节(通常6-30转/分),与出条速度精准匹配。
模具模块化:更换不同孔径出条嘴及配套制丸刀,可适配Φ3mm–Φ12mm多种丸径规格。
3、防粘处理系统
酒精防粘装置:药条进入制丸刀前,通过球阀控制酒精滴落量,结合刀轮外侧毛刷物理清理,杜绝药料粘连刀面。
二、辅助功能模块
1、动力传动组件
主电机驱动蜗轮减速器或摆线针轮机构,确保挤压与制丸动作平稳;部分机型采用变频技术独立调控出条、切丸速度,实现动力匹配优化。
2、包衣与烘干单元
集成水丸包衣器(选配),通过旋转抛光实现丸剂着色或糖衣包裹;电热管或热风模块提供低温烘干,同步完成丸剂定型。
三、整机结构特性
1、材质与合规性:所有接触药料的部件(料斗、推进器、刀轮等)及外壳均采用不锈钢材质,支持快速拆卸清洗,符合GMP标准。
2、箱式框架设计:横向出条布局缩小体积(典型尺寸约546×321×247mm),整机重量30-55kg,适配实验室、诊所等紧凑场景。
3、智能控制界面:集成调速旋钮、加热开关及紧急制动装置,操作面板简洁直观,部分机型配备PLC自动调速系统。
四、关键技术亮点
1、无级变速同步:通过机械变速箱或电子变频器动态调节切丸与出条速率,保障丸粒圆度一致。
2、模块化维护:料斗采用分体式设计(以翻板轴为界),制丸变速箱集成润滑系统,大幅降低故障率及清洁难度。
全自动中药制丸机通过上述结构协同,实现从药料到成型丸剂的连续自动化生产,兼具高精度适配性与合规安全性。
